(一)、数据链路层服务
- 数据链路层是 OSI 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
-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
-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组织成为帧为单位传送
- 若传输中发生差错,只需要将出错的有限数据进行重发
-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1.组帧(封装帧头帧尾);2.链路接入;3.可靠交付;4.差错控制
(二)、差错控制
- 产生差错的原因:噪声
- 随机噪声、冲击噪声(如雷击)
- 突发长度: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突发错误的第一位错误与最后一位错误之间的长度。
- 差错控制基本方式
- 1.检错重发
- 2.前向纠错,适用于单工链路或实时性要求高
- 3.反馈校验
- 4.差错丢弃
- 差错编码原理
- 差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待传输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附加一定的冗余信息,该冗余信息建立起数据信息的某种关联关系,将数据信息以及附加的冗余信息一同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可以检测冗余信息表征的数据信息的关联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没有错误,否则就有错误。
- 差错编码的检错能力与纠错能力
- 汉明距离
- 循环冗余校验(CRC)
- 因为奇偶校验率漏检率太高,因此采用漏检率低且方便实现的 CRC 校验。CRC 校验码又称为多项式编码
- 在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广泛应用
- 生成码多项式及其算术运算
- 例如:C=1100101 C(x)=1x^6+1x^5+0x^4+0x^3+1x^2+0x^1+1x^0 = x^6 + x^5 + x^2 + 1
- 循环冗余校验 CRC 码的生成
- 循环冗余校验 CRC 码的计算
(三)、多路由访问控制协议
-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两类
- 点到点通信,例如广域网
- 广播通信,使用广播信道的网络,例如局域网
- 广播网络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信道争用
- 解决信道争用的协议称为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MAC
- MAC 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一部分
- 信道划分 MAC 协议
- 1.频分多路;2.时分多路;3.波分多路;4.码分多路复用。
- 随机访问 MAC 协议
- 概念,就是所有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机地向信道上发送信息。
- 受控接入 MAC 协议
- 随机访问 MAC 协议,早期版本是 ALOHA 协议
- 随机访问 MAC 协议,最常用的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
- CSMA 的四种监听方式
- 非坚持 CSMA
- 1-坚持 CSMA
- p-坚持 CSMA
- 带有冲突检测的 CSMA/CD
- CSMD/CD 检测冲突时间的计算
- 最小帧长的计算
- 受控接入 MAC 协议
(四)、局域网
- IEEE802 标准是局域网的国际标准系列,由 ISO 采纳
- 数据链路层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 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 MAC 两个子层
- 实际上 LLC 层已几乎无用
- 数据链路层寻址与 ARP
- MAC 地址格式
- 6 个字节 48bit,十六进制表示
- MAC 地址具有唯一性
- MAC 广播地址,48bit 全是 1,十六进制全是 6 个 FF
- ARP 表负责解析 IP 地址到 MAC 地址
- 以太网 Ethernet 代表有线局域网技术标准
- 以太网帧结构
- 以太网技术
- 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设备,也是以太网的主要网络设备
- 虚拟局域网
(五)、点对点链路协议
- PPP 协议
- HDLC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