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从资本主义产生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特征:自由竞争
- 垄断资本主义特征:
-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 5.垄断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 2.垄断的形成
- 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又从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日益集中。这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 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 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流通,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垄断也可称为独占。
-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 垄断组织是指若干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绝大多数产品生产和销售及原料市场,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组织。
- 20 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 无论何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往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竞争加剧,使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体现在:
- 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 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 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
- 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跨国公司使垄断资本的势力跨越国界,将垄断统治延伸到地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
-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 金融资本,它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 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作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虽然从理论上讲,只有控制了一个股份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才能对这个股份公司有控制权,但由于实际上股份公司较为分散,玩玩控制了一个股份公司 1/3、1/4 甚至更少的股份,就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权。金融资本正是这样,先利用手中的资本控制一些大型的母公司,再发展控制更多子孙公司,由此类推,从而实现在经济上的统治。
- 5.垄断和竞争
-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走向垄断。
- 垄断产生后,依然存在者竞争,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励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阶段有新的发展。
-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表现:
-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 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主义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垄断利润的来源:
-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 2.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从而可以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把垄断资本主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再划分为私人垄断与国家垄断两个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结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 私人垄断资本是从其私利角度做出决策,他们一般不会重视社会利益,这必然会与社会大生产的本质要求不断发生冲突,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力量协调各方面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于是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b.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 考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 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无力或不愿意进行投资建设。
- 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 在经济利益管理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 1.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
-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调节
- e.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1.从国有资本的作用看,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特别是国有企业,固然有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为社会化生产提供一些私人资本不愿干、不能干的基础设施等功能。
- 2.从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这类资本主义经济中,若是国有资本占控制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就可用较少的国有资本控制大量私人垄断资本的经营活动,这有利于国家从资产阶级整体利益考虑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若是私人资本占控制地位,则私人资本家一方面可以利益国家的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政府的种种优惠。
- 3.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来看。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 1.资本输出
- 2.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经济全球化
-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 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和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之后,“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 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 60 年代后期发生的电力革命),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最后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第三次工业和科技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日益具有国际化的趋势,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也有了新的发展。
-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 a.生产的全球化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
- 例如,美国的波音 747 客机,由 600 余万个零部件组成,它们是由美国及另外的 6 个国家的 1100 家大型企业和 15000 家中小型企业共同生产的。
- b.贸易全球化
- c.资本全球化
- a.生产的全球化
- 3.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2007 年美国国内爆发了由住房次级贷款大量违约引起的次贷危机,2008 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扩展到世界各国,引起了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它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 第一是经济发展“失调”
- 第二是经济发展体制“失灵”
- 第三是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 2007 年美国国内爆发了由住房次级贷款大量违约引起的次贷危机,2008 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扩展到世界各国,引起了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它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间流动和优惠配置,由此可带来巨大的分工收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并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实际主导者和主要受益者。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几年,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多新变化。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做初步的归纳:
- 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
-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
- 从上层建筑方面看。
-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 生产力方面。
- 生产关系方面。
- 上层建筑方面。
-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 复习与思考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分为哪些阶段?
-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这两个阶段社会经济的基本制度没有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关系没有变。
- 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的具体特征、乃至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特点的。
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有哪些形式?
- 怎样形成: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当生产关系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 形式:卡特尔(大型企业之间的垄断协议)、辛迪加(把大企业统一起来,垄断经营)、托拉斯(垄断某种商品的全流程)、康采恩(有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其他一大批企业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
垄断形成后还存在竞争吗?
- 存在。首先,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其次,还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的竞争。
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指出售自己产品的价格高于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垄断低价是指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 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 2.在一些大规模建设上,私人垄断无能为力或不愿投资。
-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企业不愿意涉足。
-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 6.在经济利益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具体表现如何?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