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 课本复习与思考

  1. 如何理解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

    •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 2.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 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 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 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到 19 世纪上半叶为止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 为什么说马克思是发展着的理论?

    • 1.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2.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3.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4.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5. 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 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1.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7. 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

    •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 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8.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 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直接答案的做法,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十分有害。
    • 把马克是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原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9.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2.当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比如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

# 真题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022.04】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不把它当做教条,而是当做行动的指南,简述其理由。【2021.04】

    •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 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直接答案的做法,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十分有害。
    • 把马克是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原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3. 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2020.08】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2019.10】

    • 1.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2.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3.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5.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2018.04】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6. 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2017.10】

  7.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017.04】

  8.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2016.10】

# 第 1 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 复习与思考

  1. 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各自的基本形态,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2. 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3. 试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怎样才能坚持唯物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4. 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5. 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6. 说明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7. 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8.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9. 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0.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11. 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2.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 真题

  1.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021.10】
  2. 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含义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2020.10】
  3. 简述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系。【2019.04】
  4. 简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2018.10】
  5. 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2016.10】
  6. 简述意识的本质。【2016.04】
  7. [论述题]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022.04】
  8. [论述题]试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及现实意义。【2021.04】
  9. [论述题]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020.08】
  10. [论述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2019.10】
  11. [论述题]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2018.04】
  12. [论述题]试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017.10】
  13. [论述题]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 第 2 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 课本复习与思考

  1. 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3.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4.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7.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
  8.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9.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0. 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 真题

  1. 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2022.04】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对于认识的本质的回答有什么不同。【2021.04】
  3. 简述实践的含义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020.08】
  4. 简要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其实现条件。【2019.20】
  5. 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2018.10】
  6. 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2018.04】
  7. 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2017.10】
  8. 简要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2017.04】
  9. 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2016.10】
  10. [论述题]为什么说只有实际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何现实意义?
  11. [论述题]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12. [论述题]试述党的思想路线并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3. [论述题]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 第 3 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课本复习与思考

  1.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3. 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4. 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 如何理解当前我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6. 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7. 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8.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9.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真题

  1.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2021.10】
  2.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性及其主要表现。【2020.10】
  3. 什么是生产关系?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019.04】
  4. 什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017.04】
  5. 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016.04】
  6. [论述]如何理解“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2022.04】
  7. [论述]试述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21.04】
  8. [论述]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2020.08】
  9. [论述]结合我国当前改革的实际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019.10】
  10. [论述]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指导意义。【2018.10】
  11. [论述]试述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2018.04】
  12. [论述]试述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关系。【2017.10】
  13. [论述]试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2016.10】

# 第 4 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 课本复习与思考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 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 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2. 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3. 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4.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5. 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6.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 什么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8.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作用?

  9.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0. 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1.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2.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13. 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14.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5. 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16. 为什么资本只有在流通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剩余价值?

  17. 单个资本的循环周转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怎样影响剩余价值生产?

  1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9. 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是怎样在资产阶级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

  20. 资本和剩余价值有哪些具体形式?

  21.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本质是什么?

  22. 为什么说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